17省份发布限塑令 塑料行业如何洗牌
2020年08月14日近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全省范围禁止生产、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这是自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之后,发布“限塑令”新规的第17个省份。
尽管各省份动作频出,步调却不尽一致。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塑料行业中资金雄厚的龙头企业多已布局可降解塑料生产线,甚至出现集体股价暴涨。但是,一些生产传统塑料的中小企业却因人员设备迭代、原材料紧缺和生产成本提高,而不得不面临转型艰难的局面。
吉林、海南领跑全国“限塑”
吉林省率先打响禁塑第一枪。2015年,全国率先实施的《吉林省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规定》明确规定,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和个人,将分别处以最高3万元和最高200元的罚款,严于国家“限塑令”标准。
2019年,海南公布《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宣布海南在4月至11月分步骤、分阶段开展“禁塑”试点工作,为12月1日起全面禁塑的实施打好基础。
今年1月,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为禁止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划定详细时间线。距离年底禁塑大限只有半年,九部委又联合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8月中旬前出台省级实施方案。此后,包括吉林、海南在内的17省份陆续出台禁塑新规。
为何吉林、海南走到了全国前列?相关负责人的解释中离不开两个关键词:生态、产业。
“吉林省作为全国生态示范省,全面实施禁塑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吉林省发改委副主任宋刚曾对此解释,该省推广可降解的新型塑料制品多为PLA(聚乳酸)制品,它的原材料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的生物基原料,在生产环节不产生有害物质,在堆肥条件下三个月即可降解。
“农作物秸秆产量能有多少?全世界每年也就那么多,但是吉林拥有全国最多的玉米秸秆,可以说它很好地把握住了自身先天优势。”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相比较吉林在产业上游的优势,海南的生态压力显然更大。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800多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渔业等造成严重影响。而海南拥有的1823公里海岸线,约2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为其提供了降水、食品和经贸之路。201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确定海南的战略定位之一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且明确提出“全面禁止在海南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加快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应用。”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海南共生产销售了128.2吨环保替代品。此外,海南禁塑工作管理平台也已开始运行,对进入海南市场的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纳入平台管理,实现全流程可追溯,推动市场监管执法信息化。
“以前每次用(不可降解)塑料都有负罪感,现在有很多可降解的和替代品多好”、“离绿色城市又近了一步”、“希望早日全国推广”,8月1日海南省率先在重点行业和场所开展禁塑工作,许多网友在海南发布的留言区表达了支持。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资讯- 发改委: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 2024年09月27日
- 家电“以旧换新”后,旧的去哪儿了? 2024年09月26日
- 汽车以旧换新成效如何?消费市场运行怎样?... 2024年09月25日
- 支持政策全面启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2024年09月24日
- 各地最新再生资源回收相关利好,建议收藏! 2024年09月23日
- 河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年09月12日
- 以能源转型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2024年09月11日
- 天津市汽车置换更新活动实施细则发布 2024年09月11日
- 天津市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09月10日
- 从全球来看,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2024年09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