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垃圾闯入艺术圈

2020年08月17日

翻翻自己的垃圾桶,兴许就可以找到一件艺术品。许多废物其实并非完全报废,善加利用可能就会变成艺术品。

提到垃圾,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脏?乱?臭?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却并不这么想……

听说最近大家被垃圾分类搞得头很大,其实这个问题咱们的老祖宗们曾经也思考过,不可思议的是:

人不仅没有因此而焦头烂额,反而把这些垃圾变成了一种艺术品!

八破图 ▎学学古人,把垃圾变成艺术

现代波普艺术(Pop Art)相信大家都听过,那你听过“锦灰堆”么?

“锦灰堆”起源于元代,被称为“东方波普”。又名“八破图”,是汉族传统艺术珍品之一。以残破的文物片段堆栈构成画面,“锦”代表“美好的东西”,“灰”代表“残破的效果”,而“堆”表示将作品展现出“堆积的效果”。

原来残缺的字画还能这么玩!

饮料喝完了,易拉罐和纸杯,扔;新家具买回了,旧桌旧椅,扔;更新换代的电器面世,旧的洗衣机和冰箱,扔……全世界每天都在不停地扔东西,但是这些被丢弃的“垃圾”在他眼里却成了宝贝。

90后小哥哥从全世界收集废弃物搞创作

把几百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废料,重新组合到一起去 ,这位90后小哥哥为这些原本被遗弃的“垃圾”赋予了新的生命。

这些重组的“垃圾”成了

世上独一无二的物件

垃圾之所以为垃圾,只是因为排列组合的方式不太正确,或者摆错了地方而已。一旦对了,它就是艺术。

你个“垃圾” 真艺术

垃圾艺术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崇高伟大的思想,它仅仅只是,拿着废弃的垃圾来做艺术而已。

后来,“垃圾艺术”又变成了“再生艺术”(Recycled Art),代表着资源被循环利用这样的观念。

翻翻自己的垃圾桶

兴许就可以找到一件艺术品

50年来,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用各种各样的垃圾,比如废弃的轮胎、玻璃瓶、易拉罐等,在世界各地造房子,因为很舒适,他自己就在里面住了30年。

用垃圾造豪宅 | “大地之舟”(Earthship)

废弃的轮胎填上硬纸板和泥土,变成了砖墙,没人要的玻璃瓶,砌成了一整面墙,厚泥是天然的隔热层,室内温度常年维持在十几二十度,冬暖夏凉。

屋顶收集的雨水,过滤后并用太阳能加热好,便可以用来洗漱,再到浇灌植物,到冲洗厕所,循环使用,最后被排入地下,香蕉树、葡萄藤就长在客厅里,厨房、客厅、卧室、浴室一应俱全,在里面住起来非常舒适。

不需要交水电费

垃圾造的环保房子竟能实现自给自足

永续生活的哲学,让日本这个小镇拥有了充满创意的环保概念酒店、生态友好酒馆和如漫画般的风景。

垃圾还能再生为酒馆和酒店?

它们正在日本最环保的小镇上营业!

严苛到令人抓狂的垃圾分类处理,用回收物发挥创意,建起了酒馆和酒店,让环保之举变成生活美学,在这个小镇里,不靠垃圾焚烧,却做到了真正的“零垃圾”。

在这里,80%的垃圾都被再次利用,只有 20%的进行掩埋处理。柑橘类水果在榨汁后剩下的果皮被重新用作啤酒的香料,酿造精酿啤酒过程中产生的废谷物可再用于糖果和格兰诺拉麦片,空玻璃瓶和切碎的杯子处理后变成五彩斑斓的吊灯;旧报纸摇身变为墙纸。

为了减少过度包装造成的浪费,杂货区销售的商品,从坚果到面食和米饭的各种调味料都是散装称重的,每一位居民需要带上自己的容器前来购买。

分类越细

反而发掘出的可再生资源越多

在过去,垃圾发电厂可能仅仅是工业区中的一个基础设施,而 CopenHill 的出现则完全打破了人们的固有认知,实现了环境、经济、社会的共赢。

一座垃圾焚烧厂,引数十万人围观!

作为丹麦最大的环保计划项目(占地 41,000 ㎡),它的成功得益于建筑事务所 BIG 创始人 Bjarke Ingels 坚持的设计理念:享乐主义可持续性发展。

这座建筑建成后也创造了多个“最”的称号,“世界上最干净的垃圾发电厂”、“世界上最高的人造攀岩墙”、“哥本哈根最大的建筑”等等。

网友:这分明是个体育公园!

原来“垃圾”也有,这么多种的可能性。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垃圾”变成“艺术”。但是,我们每个人却都能做到物尽其用。

● 只买我真正需要的东西。

● 每样东西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发挥它的作用。

● 使用的时候尽量爱惜它。

● 最终在完全没有价值之后,心安理得的丢弃。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