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再生资源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0年11月12日

再生资源优势

人可利用的资源可分为两类: 一是不可再生资源,二是可再生资源。 再生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的一种,就是不可再生的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科教、交通、国防等各项活动中被开发利用一次并报废后,还可反复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物质资源,它包括以矿物为原料生产并报废的钢铁、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合金、无机非金属、塑料、橡胶、纤维、纸张等都称为再生资源。

与使用原生资源相比,使用再生资源可以大量节约能源、水资源和生产辅料,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许多矿产资源都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这决定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产业发展潜力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可回收的再生资源近1亿吨,价值2000多亿元,其中废钢铁4000多万吨、废纸300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500多万吨、废塑料600万吨、废轮胎5000多万条、其它废旧物资1000多万吨。 此外,近几年我国每年还进口各类再生资源2000多万吨。 如果加上工矿企业自收自用的废料,我国每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值可达4000多亿元。

提供就业机会多

据2002年统计,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有5000多家,回收网点16万个(未登记注册或临时的回收网点有近40万个),回收加工处理工厂3000多家,从业人员140万人。 若包括进城收废品的农民工,我国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就业人数有近1000万。

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大

回收利用再生资源,不仅有较好的经济价值,还有可观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仅“九五”期间的五年时间里,我国就累计回收利用废钢铁1.6亿吨、废纸4000多万吨,相当于节约成品铁矿石3.2亿吨、标准煤6400万吨、木材1.2亿立方米、电240万千瓦、水240亿立方米。 更重要的是节省了因垃圾大量填埋而占用的宝贵土地资源,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大

中国当前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值尚存较大提升空间,整体而言,中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较低,主要品种的回收率甚至低于60%,与部分发达国家的80%-90%存在显著的差距。 同时,由于受制于技术水平及市场化运作程度等因素,回收利用产业链的附加值较低,未尽到物尽其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旨在到2020年将主要再生资源利用率提升至75%。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十三五”期间对再生资源利用率的提升要求推动了行业健康化发展,有利于拉动整体产值提升。

中国的再生资源回收渠道较为分散,由于行业特殊的性质,在全国各地设立回收网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不利于公司整体盈利,因而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全国的业务占比均不高,呈现分散化的趋势。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标准化滞后,大多数再生资源品种没有相应产品技术标准、质量分类标准及检与标准的支撑,特别是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纸等品种,以及在深加工环节,相应标准严重缺失。

预计到2021年,中国主要再生资源利用总量将达到3.25亿吨,复合增速5%。 “十三五”期间,随着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再生资源行业将会延续前几年的景气度。 估算,再生资源回收价值将超过万亿元,复合增速逾10%。

废钢铁是再生资源品种中回收量占比最高的品种,2017年,受全面取缔“地条钢”的影响,废钢铁资源量不断攀升,导致废钢铁价格持续下跌,废钢铁替代铁矿石成本优势逐渐显现,钢铁企业开始加大废钢铁的使用量。 同时,在环保重压下,电炉炼钢作为环保的生产工艺,使用量快速增加,进一步加大了对废钢铁的需求。 叠加“2+26”城市限产影响,高炉炼钢生产受限,电炉炼钢逐渐复产,钢铁企业不断增加废钢铁的使用量,把多用废钢铁作为节铁增钢、节能减排的有力措施。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