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模式
2022年04月01日在3月30日举行的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任勇表示,2019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指导深圳等11个城市和雄安新区等5个特殊地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顺利完成改革任务,达到预期成效,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任勇介绍,通过“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形成的这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工业绿色生产方面,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绿色制造水平,推动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与资源化。“例如,包头市统筹推进钢铁、电力等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一年降低了4%。铜陵市、盘锦市、瑞金市等地通过‘无废矿山’‘无废油田’建设,从源头减少了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通过生态修复,将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通过发展旅游观光,又将其转化为‘金山银山’。”
在农业绿色生产方面,通过与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相融合,推动主要农业废弃物有效利用。“例如,徐州市建立了秸秆高效还田及收储用一体多元化利用模式,福建省光泽县发展了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西宁市建设‘生态牧场’模式等,这些做法实现了秸秆、畜禽粪污全量利用。又如,威海市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建成1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重庆市统筹供销合作社农资供应与农膜回收体系,2020年农膜收集率达到90%以上。”
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方面,通过宣传引导和管理制度创新,探索城乡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中新天津生态城推行垃圾分类实名管理、弹性收费和信息公示,居民分类准确率达87%。深圳推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分类方式,生活垃圾回收率达到42%,位居国内领先水平。许昌市打造‘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特许经营、循环利用’模式,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超过80%。雄安新区编制‘无废城市’教材,纳入新区15年教育体系。”
在加强环境监管方面,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制度创新,强化风险防控能力。“绍兴市率先建成‘无废城市’信息化平台,打通35个部门固体废物相关数据接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格局。重庆市与四川省合作建立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平均审批时限由1个月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北京经开区开展危险废物分级豁免管理尝试,探索实施‘点对点’资源化利用机制。三亚市通过源头禁限、过程管控、陆海统筹治理塑料污染,每年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约8000吨。”
此外,试点城市还采取积极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利用市场化手段,培育了近300家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骨干企业。
2021年年底,生态环境部会同17个部门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无废城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按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意见的有关决策部署,推进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任勇表示。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资讯- 发改委: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 2024年09月27日
- 家电“以旧换新”后,旧的去哪儿了? 2024年09月26日
- 汽车以旧换新成效如何?消费市场运行怎样?... 2024年09月25日
- 支持政策全面启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2024年09月24日
- 各地最新再生资源回收相关利好,建议收藏! 2024年09月23日
- 河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年09月12日
- 以能源转型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2024年09月11日
- 天津市汽车置换更新活动实施细则发布 2024年09月11日
- 天津市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09月10日
- 从全球来看,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2024年09月10日
